学校理念系统

2022-08-24

【教育理念】

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绿色发展的教育


【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是教育的“载体”

我们不能切断孩子与自然的联系


【建筑空间设计理念】

空间即教育

沐浴阳光,乐享绿色,寓教于乐


【设计目标】

生态化、个性化、现代化


【校训】

把美好的事做实

把实在的事做美


【校风】

培根固本 向阳至美


【教风】

致远大 精细微


【学风】

修身自省 合作创新


final-20210301二七沿江商务核心区北片16号地块小学方案设计_无文字_页面_023_图像_0009.jpg


学校理念体系是在学校教育理念指导下所产生的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教育理念是贯穿这一体系的核心。

【教育理念】

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绿色发展的教育

教育理念是一个学校的教育者所应该秉持的教育理论和观念,它是学校核心的精神支柱,需要与学校的特色保持一致,并指导学校的“一训三风”。

【意义阐释】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关涉到一个家庭的明天,关涉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新课程改革把教育的核心理念定位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倡导“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位”,学校的主角是“学生”,教育的目标与宗旨都应指向“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北京第十一中学的校长李希贵倡导“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人”,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办学行动纲领中坚持“儿童立场”,鲜明指出:“儿童站立在学校正中央”。

“适合”,释义为:与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相符。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其出发点必须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教育,应从学生成长最需要的地方入手,遵循教育最基本的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唯有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才能让孩子身心健康,才能让孩子诚实守信,才能让孩子内省改变,才能让孩子勇于担当。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就是要遵循学生的“四性”:独立性、成长性、情感性、完整性,引导他们具备生命成长的“四能四会”核心素养:能健体会学习,能友善会感恩,能独立会内省,能共处会审美,从而培养终生学习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幸福追求者。

“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绿色发展的教育”与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的办学理念一脉相承。创办于1946年的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有着74年的办学历史,在“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办学理念引领下,学校积极践行“适合教育”的育人模式,以“适天性、适家国、适未来”三个维度,培养适应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学生,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卓有成效的教育模式、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适合而全面的高质量教育,赢得了极高的社会影响力与美誉度。作为一所新学校,江岸区长春街第三小学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在传承中创新,坚定不移地将“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这一办学理念传承下去。


0208小学景观方案_页面_4_图像_0001.jpg


【校训】

把美好的事做实   把实在的事做美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校魂”,是学校精神的具体表述,是学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它反映学校的独特气质,展示学校的文化与风貌,对于学校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意义阐释】

“把实在的事做美”,首先,它彰显的是“美”。“教育是美好的”,它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一种幸福的遇见,是一生美丽的邂逅。江岸区长春街第三小学认为,唯有认为“教育是美的”,才能用爱做教育,用心做实事。因此,对学校育人目标的定位、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考虑、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考量首先应从“美”的角度出发。

“把美好的事做实”,同时,它强调的又是“实”。教育是无限美好的,同时也是真实发生的。唯有“真”才能致远,唯有“实”方可笃行。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未来,既要有“座右铭”的导向,也离不开真实、真切的细节。光有美好的愿景,而忽视了过程的走实,无异于沙滩上建高楼,空中楼阁。只有把美好的事做实,办实在的教育,才不至于让教育落空,才会把教育理念真正地贯彻下去。

明代王阳明常说“真心着眼,敦本尚实”,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做真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人需要一颗真诚的心,一所学校需要一个务实的氛围,一个民族需要一个坦荡的世界。对长春街第三小学而言,“美好”是学校的价值取向,“实在”是学校的务本之道。《论语》中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绿色”“生态”核心要素提倡的就是“求真务实”“抱朴守真”,回归真实的自我存在,引导师生在真实的原生体验中发现美,真诚的细微之处感动美。

“把美好的事做实,把实在的事做美”。“美”与“实”二者有机的融汇,既着眼于全局,又关注于细节,既立足于学校的长足发展,学生的未来发展,又把握着学校的教育行为,学生当下的成长,将成为长春街第三小学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final-20210301二七沿江商务核心区北片16号地块小学方案设计_无文字_页面_028_图像_0002.jpg


【校风】

培根固本   向阳至美

校风是在核心理念指导下师生应该具有的精神风貌,是学校师生自内而外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趋向,体现出来的风度气质和行为规范。

【意义阐释】

“培根固本”不只适用于植物生长,它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教育。它是我国最古老却经久不衰的哲学思想。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想要树木生长枝繁叶茂,首先要稳固好它的根本,想要河流畅通,首先要疏通好它的源头。王阳明《传习录》中言:“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意思是说种植树木一定要培养好它的根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自己的心性。唯有扎实“培根固本”,才能静待“教育花开”,才能喜看“绿树成荫”。

如果说孩子是一棵树,那么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就是这棵树赖以生存的土壤。提倡“培根固本”,一方面是出于“生态教育”着眼的是学生长远的未来,立足的是生命成长的根基。另一方面,是落实小学基础教育的责任,担负义务教育阶段的育人使命。对于孩子成长来说,身心健康是根本,品德正直是根本,习惯养成是根本,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立德树人是根本。我们旗帜鲜明地提“培根固本”,就是强调“生态教育”中要把握教育的本质与真谛,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树立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意识,而这种意识对“生态教育”具有不可替换的引领作用,不至于让“生态教育”偏离。

高尔基说:“人们是为着美而生活在真理和自由之中,谁能更虚怀若谷地拥抱世界,谁更深切地热爱世界,谁是最自由的,谁也就是最优秀的,在他们身上,才会有最大的美。”美,无处不有。生态环保是美的,绿水青山是美的,自然真实是美的,奋进向上是美的,合作共享是美的……我们倡导“生态教育”,强调的是“向阳前行”“和谐美好”,用“美好”教育来引领学校发展,打造健康之美、培养习惯之美、张扬个性之美、成就育人之美,指引师生朝着美好的教育梦想,美好的教育愿景,美好的教育生态前行,努力让和谐、美好达到极致。

“培根固本,向阳至美”从内外两个方面规定了江岸区长春街第三小学应该具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在内而言,“培根固本”是“生态教育”的内涵与使命所在;对外展示,“向阳至美”恰是“生态教育”的外显与追求所在。

【教风】

致远大 精细微

教风是在核心理念指导下教师应该具有的教学品质和精神风格,和教育理念一脉相承,同时又更加具体,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可以看做是对教育理念在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上的具体化。


final-20210301二七沿江商务核心区北片16号地块小学方案设计_无文字_页面_075_图像_0002.jpg


【意义阐释】

朱永新教授在《诗意与理想》中写道:“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长春街第三小学倡导“致远大”,就是要求教师教育教学中,始终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到学生的未来发展,我们提倡长春街第三小学的教师“教孩子六年,想他们一生”,鼓励教师目标向前,方向指远,不局限于教育的当下,不停留在教会学生方法与技能,而应更多地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关注学校的长足发展。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致远大”的同时,我们强调“精细微”,细节决定成败,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首先是从关注细节开始的。对长春街第三小学的教师而言,我们要实施“生态教育”,就必须从细微之处入手,比如潜心研究每个孩子的细微差别(世界上从来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的生命也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取代的),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务实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业务水平,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生”;每一次学校师生的教育活动,都进行周密细致的策划与安排,活动前后主动思索是否符合学校“生态教育”的理念,研判存在着哪些得与失等。

可以说,“致远大”“精细微”教风将体现出长春街第三小学教师两个最纯朴的教育姿态:抬头仰望星空,俯身深扎大地。

【学风】

修身自省 合作创新

学风是在核心理念指导下学生应该具备的学习品质和精神风格。一所学校具有怎样的学风,将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成长的走向,决定着学校的长足发展。

【意义阐释】

“修身自省”是我国自古以来一直强调的道德哲学与学习方法。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周易》言:“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是说,一个富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终日不懈地自觉激励。老子说:“自知者,明也。”老子所指的“自知”,就是自觉意识,能够自我反省迁善,才能够真正的“明”。《大学》中进一步强调:“此谓知本,知之致也。”意思说,这种自觉感知因为抓住事物的规律,所以是智慧的极致,是“学习”的内在驱动。

《论语》中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说: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和他看齐;见到不贤能,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它道出了“学习”最应该拥有的是自觉意识与内省能力。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惧何忧?”意思是说每天我反省自我,如果不感到内疚、忏悔的话,我又有什么可感到畏惧和忧虑的呢?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缺乏自觉意识和内省能力的学习是低效的,没有“修身自省”的教育是肤浅的。

“修身自省”恰是“生态教育”的内涵与魅力所在。“修身自省”重在受教者的内察内省,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与被影响,是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教育自己的活动,从而懂得自我反省、自我成长,从而悄悄地变化气质。

如果说“修身自省”重在学生的自我学习、主观求知、主动求索,那么长春街第三小学在促学生内省成长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合作创新”,强调伙伴合作、团队成长、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会合作能共处”是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之一。新课程改革下,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促进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方式。《论语》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无不提醒我们,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更利于学生在生态、生活、生命体验中互助成长、互促共生。随着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从小懂得互学互鉴、开放包容、求同存异、共享共赢,他们将更适应时代的需求、未来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复兴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高尔基说:“如果学习只是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生态教育”中,我们将更多地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不局限于课本,不拘泥于标准答案,而要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大胆追寻、勇敢地创新,以创新点亮生命成长、未来发展的征程。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